close

        最近與一些在私人企業和公營企業工作的朋友聊天,他們說到工作上的事,有些去了新的辦公室工作,有的已在新的辦公室工作了一段時間,有的是有新的下屬來,他們雖然有不同的環境和遭遇,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情況,那是人在新環境下,有很多是不能面對改變,有的用一些負面的態度來處理。而我最近換了一個新的上司,她的面對新工作的態度比我更好,讓我學了一課。

 

剛去到一個新的辦公室,那管工作與以往的一樣,但每個辦公室有自己的文化,加上不同的同事有不同的風格,所以始終也是一個新的挑戰,挑戰除了工作環境與文化不一樣外,還有人事上的,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。以我的經驗,三至六個月的過渡期是合理的,而一年較為得心應手一點,當然時間長一點,可以建立個人風格和改進前人的做法。那麼過渡期時,我們會抱著什麼態度?人生和企業是不停向前和學習,管理學上有不少關於個人和企業學習的理論,而為人所熟識一點的,有聖吉(Peter Senge)的單圈和雙圈學習(single and double learning),可以參考一點這個網頁 http://www.nhu.edu.tw/~society/e-j/65/65-25.htm 。

 

我們當然不可能像管理學理論上所說的那麼進取,因為我們是人,人不是完美的,也會受到外來環境而怕或退縮。不少人會選擇負面的態度來面對,如說新環境怎不好,同事怎不好,又或是與以往的來比較,有的什麼也不是,只想快一點離開那公司,期盼著新的公司會比現在的好。佛洛伊德說這類是自我保衛機制 ── 一些人自我封閉起來,對他人的意見作出機械性的反駁,而且內心總認為他人錯誤,甚至認為一切不同己見者,都是錯誤的;在反駁的活動中,他得以保衛自己(引述自陶國璋的思考的盲點,匯智出版)。可能會有些朋友說自己不是,這個我們還得要問一問自己。去一個完全新的辦公室工作,我自己偶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,但很快,我不停反思,最後由於我不知是不是外來環境的問題,一般我會歸咎於自己的能力不足,其後我會想法子去改善,當然過程裡的感覺有時不一定好受,而我覺得這是正面的做法,而且對我日後的工作會有幫助,只要不停去學、多做和修正,我的新工作才會快一點上軌道。我的新上司來了四天,她之前在舊的辦公室(同一間機構)工作了很多年,她正式上任前已來了我的辦公室跟我的舊上司學習二天,其實她以往的工作,有不少與現在的差不多,可是二個辦公室的做法有點不一樣,她很努力去學和記下。她已能說出我的中英文名,我笑她是不是早已記下來回家背誦,她說是。我知我不會學她這樣做,但我欣賞她的工作態度。

 

除了工作上,其實生活上,我們每天面對很多"新",新的食物、新的商店、新的消閒地方、新的衣服、新的書、新的旅遊點…。人有時不是喜歡貪新忘舊嗎?我們何時變得那麼依戀舊東西──工作?新工作與其他的"新"有什麼分別?不是也一樣要去嘗試和適應嗎?只要拿出面對"新"的態度去面對新的工作,我相信我們也能享受它帶來的樂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ENCE 翡冷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