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基督徒,奉獻是必然的事。由小至大我覺得施比受,真的更有福。

 

每次主日回教會崇拜或參與基督教的活動,奉獻是少不免。今天是星期天,我回教會崇拜,我的習慣是還沒到教會前,已把奉獻的金額放在口袋裡。今天當我拿出鈔票時,我在想,我願意奉獻多少?家裡平日該用的錢、我自己平日會花的錢,加上物價上升帶來的經濟壓力,對我來說我怎平衡?我不會削減平日捐給慈善機構的錢,但自去年多回教會後,也得要奉獻,因為沒有上帝的幫助,我那兒能有能力負擔家裡的開支?莫說是每月有盈餘(基本上是沒有),可能連吃一口飯的能力也沒有,沒有人說我願付出努力,一定有一點收獲。

 

我的理財能力是一般,因為我喜歡與人分享,由嬰兒到現在也是,一個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的人,怎會是懂得一個懂在金融上投資的人?在金融上投資的,也要本,我這個人,那兒找來’本’去投資?

 

當然我有投資,只是不是金錢上,而是靈性上。前幾年,當我決定唸不唸書時,那時我在想,唸書很花錢的,而且我不能透過拿到的學歷升職,從而額外賺回學費。我想了一段時間,決定唸書,因為唸書後,我得到的能力也是我的資產,而這資產沒有人可奪我的。家裡的費用其實可以減的,但我怕自己會後悔,與雙親分享自己的工資不是更好嗎?捐款我也可以減的,雖然有錢人很多,他們可能填補我的數目,但作為一個還有能力賺錢回來的人,盡點綿力,不是更好嗎?若等我發財才捐,若人人這樣想,不去捐,世上有多少富豪?若我突然死了,我還來得及捐嗎?

 

基於自小深受中國哲學和基督教的影響,我還是做回一個精神上富足的人。此刻,我心靈富足,也富有。而我的財政沒問題,我還能享受這錢財支出的樂趣。作為一個人,該如此。感謝上帝,讓我有這福氣。朋友們,請用力或錢財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,因為身邊的物質,死後帶不走的。

 

認識我的朋友,請你們不要看了這文章後,替我擔心錢的問題。因為認識我的,應知我是沒問題的。今天寫這文章,只是因為今早的小小想法,有感而寫,不是代表我的能力有問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ENCE 翡冷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